绿色发展看似资源环境问题其实本质也是经济问题

时间:2023-05-04 09:55 阅读:次
  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發布《2023中國農業鄉村低碳展開報告》顯示,現在我國首要農產品碳排放強度呈下降趨勢。近來,農業鄉村部印發文件,對國家農業綠色展開先行區首先展開全要素全鏈條農業面源汙染歸納防治作出布置。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農業是綠色展開的主戰場。四季往復,農業綠色展開的腳步從未停歇。近年,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在資源環境節約、化學投入品減量、廢棄物資源化運用、綠色低碳化等關鍵環節,農業範疇正發生著從洪流大肥到減排固碳的綠色轉型。
  
  產地環境辦理成效明顯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業綠色展開要點範疇和關鍵環節投入力度,樹立起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助政策系統。2021年,農業鄉村部等6部委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展開規劃》,提出進一步完善農業綠色展開歸納評價辦法。2022年,中央財務安排24.7億元繼續展開綠色種養循環試點,促進畜禽糞汙資源化運用;安排110多億元資金支撐犁地輪作休耕,施行面積近7000萬畝。除財務資金投入外,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權、綠色基金以及碳交易等多元主體的投融資模式也在蓬勃展開,為農業綠色展開註入了商場活水。
  
  農業鄉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維護總站站長嚴東權說,加強面源汙染防治,是推動農業綠色展開的關鍵舉措。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方面,繼續展開測土配方上肥,集成推行高效上肥、綠色防控技能,進一步進步化肥農藥運用率。在畜禽糞便和稭稈資源化運用方面,支撐規模養殖場改造進步糞汙處理設備,完善糞肥還田運用規範系統;深入推動稭稈科學還田,加大稭稈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質料化運用力度。在「白色汙染」辦理方面,聚集要點用膜區域,科學推行加厚高強度地膜,有序推行全生物降解地膜,樹立地膜科學運用與收回臺賬。
  
  農業鄉村部鄉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哲晰介紹,伴隨農業生產方法綠色轉型,農業產地環境辦理成效明顯。各地展開化肥農藥運用量零增長舉動,全國化肥、農藥當季運用功率均進步到40%以上,運用量比年負增長,完成歷史性轉機。源頭加強稭稈禁燒管控和開拓稭稈歸納運用途徑雙管齊下,2021年全國農作物稭稈歸納運用率達88.1%,比2015年進步8個百分點。經過展開畜禽糞汙資源化運用,全國畜禽糞汙歸納運用率超過76%。農膜監管準則系統不斷健全,農膜收回率超過80%。
  
  著眼農業生產全過程,不只要根絕生態環境欠新賬,而且要逐步還舊賬,打好農業面源汙染辦理攻堅戰。為處理化肥農藥過量施用、播種方法粗放問題,山東省臨清市老趙莊鎮成立了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中心,2022年農業托管服務覆蓋15500畝,觸及小麥玉米播種、上肥、稭稈還田、無人機植保飛防等服務環節,有效削減了化肥農藥施用量,進步了當季運用功率。「處理化肥農藥過量施用問題,以有機肥替代化肥,以統防操控進步農藥運用率,才能讓農業生產方法綠起來。」老趙莊鎮農業鄉村辦公室副主任田永華說。
  
  綠色價值逐步得到認可中國農業綠色展開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表明,要用綠色方法完成金色豐收。推動農業綠色展開,要統籌保供應、保收入、保生態,既不能因為保供應、保收入而獻身生態,也不能因為保生態而讓農產品供應、農民收入受影響。要改動過去以洪流大肥大藥來換取高產的方法,加大技能集成、演示推行和人才訓練力度,加速遍及一批先進適用綠色農業技能,推動綠色生產方法落地生根,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完成農業的可繼續展開。
  
  張哲晰認為,農業綠色展開看似資源環境問題,其實實質也是經濟問題。「十三五」時期「一控兩減三根本」方針的完成首要依靠行政推動。如今,跟著農業綠色展開向縱深推動,要更好發揮商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效果。當前,農業綠色展開商場系統還不夠成熟,優質優價尚未充分體現。因為商場信號傳遞不暢、顧客認識缺少以及產品銷路不暢等,契合綠色低碳生產工藝的高質量農產品遍及面對「叫好不叫座」問題。應進一步探究以生態價值完成為要點,構建農業綠色展開商場驅動機製。
  
  1995年出世的彭樂臣從江西農業大學畢業後,回到家園江西省吉安市樟山鎮東水村當起了「新農人」,探究「稻蛙共生」新式生態種養模式。「稻蛙共生」,蛙護稻,稻養蛙,能夠「一田兩用、一畝雙收」。蛙吃蟲,能夠防治農作物蟲害,排泄物是有機肥,又能進步土壤肥力。一起,田間水稻還能為蛙供給遮陰場所,既進步了水稻品質,又削減了農業面源汙染。經過他多年精心管護,完成了稻香蛙肥,25萬斤黑斑蛙遠銷湖南、湖北等地,年銷售額達500萬元以上。
  
  在農業鄉村部鄉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綠色展開團隊首席專家金書秦看來,農業綠色展開有3個階段。1.0階段是去汙,經過操控化學品運用,削減資源投入,歸納運用農業廢棄物等方法,削減環境汙染和資源消耗。該階段首要集中在農業生產範疇。2.0階段是提質,是農業綠色投入的價值轉化階段,首要表現為產地綠色化和產品優質化,運用綠色農產品商場溢價完成農業綠色投入價值。該階段逐步從農業生產範疇擴大到消費範疇。3.0階段是增效,以農業高質量展開為特征,將綠色內化在農業生產函數中,完成環境維護和產出添加、質量進步協調一致,讓綠水青山真實具備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內在動力。
  
  減排固碳進步農業效益《2023中國農業鄉村低碳展開報告》提出,我國農業碳排放是基礎性、生存性排放。過去,以較低的農業碳排放強度,保障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安穩安全供應。「所謂碳排放強度,是指單位GDP、單位面積或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國單位農業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等,均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報告發布人、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說。
  
  總體上看,我國低碳農業觸及生產環節多、覆蓋面廣,需求更深刻的調整和變革,需求全方位的處理方案。梅旭榮說,生態低碳農業展開,要求在減排固碳的一起,做到維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下降自然資源消耗和汙染,進步農業生產功率和經濟效益。
  
  以農田土壤固碳為例。現在,我國農田碳匯技能創新和引領性缺少,國家科技計劃和專業研究機構投入強度較低,成熟高效的農田碳匯技能和產品不夠。農田草地固碳的巨大潛力尚待挖掘,突破性固碳技能缺少,激勵政策措施仍需深化。
  
  「種養結合是我國傳承千年的農業運營理念,也是低碳綠色循環農業的表現形式。跟著城鎮化、工業化以及農業專業化展開,栽培業與養殖業之間的樞紐逐步開裂。」金書秦表明,要以多種形式彌合種養鏈,逐步回歸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一是在農場層面完成種養一體。鼓舞有條件的新式運營主體探究生態農場建設,將畜禽糞汙用於作物栽培。二是在主體間完成種養結合。發揮好農業社會化服務安排的橋梁效果,鼓舞其前端與養殖企業簽訂供銷合同,後端與栽培主體簽訂服務合同。三是在區域層面合理規劃種養格局。縣鄉遵循「以地定養」的原則,經過合理的工業配比,結合區域糞汙集中處理中心,樹立畜禽糞汙資源化運用長效機製。
  
  推動農業鄉村範疇減排固碳,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觸及栽培業減排固碳、養殖業減排降碳、農機節能減排,以及加工流通範疇綠色低碳展開。」農業鄉村部總農藝師、展開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農業鄉村部門將一手抓減碳,一手抓固碳。在減碳方面,推行科學上肥方法,改進畜禽飼養辦理,削減種養環節溫室氣體排放。推行綠色節能農機,下降農業生產化石能源消耗;在固碳方面,加強退化犁地辦理,推行有機肥施用、稭稈還田等,添加農田碳匯。展開歸納種養、魚菜共生等高效生態漁業,完成漁業生物固碳。